
- …
- …
青年共生計畫
青年共生,從共享生活到共創行動。
計畫緣起與願景
-
浪金山長期深耕金山地區,致力於地方文化再生與青年參與。
2025年,浪金山以「 青年共生 」為核心策略,推出青年共生計畫,期望打造一個結合生活、生產與創業的共享基地,讓更多青年能以可負擔的方式進入地方,並透過 共住、共購、共創 的行動,推動一條真正永續的地方創生路徑。
浪金山相信「人」才是地方的最關鍵解方,有人才能解決問題。
計畫核心概念
長效地方創新與商轉的「青年 Co-housing 共生模式」
1共住
(Co-living)
提供青年共享空間,降低居住成本,並營造彼此陪伴與學習的生活環境。
2共購
(Co-buying)
結合參與者與社區支持力量,共同購置家具、家電與生活設備,提升空間品質並促進社群參與感。
3共創
(Co-working / Co-making)
結合浪金山現有空間資源與網絡,協助青年發展屬於地方的創業行動,包括餐飲營運、農漁產加工、地方商品開發、文創活動策劃、遊程規劃等。
計畫內容與行動設計
-
空間購置
藉地方關係網絡,購買/租賃老屋、閒置空間及農地,確保在商業營運及住宿可持續發展。
空間活化
改造浪居、浪聚、享魚路等既有空間,在現有6-10人共住與共創空間,持續堆疊。
青年徵選
每期招募6-8位青年以計畫書投件徵選,具備地方創業、文化創意或永續發展意願者優先。
陪伴機制
共學活動、成果發表及小聚等,提供行動指導與網絡媒合。
支持系統
推動協作者及國內外地方深耕者社群,能以關係人口形式,與共生夥伴協力地方影響力。
支持網絡
建立企業 ESG 協作、單位贊助、基金會支持,在地單位串連多元協力體系。
計畫效益與社會影響
青年參與
預計一年內支持20名青年實地進入地方並發展行動計畫。
空間活化
三處共生空間年使用率達80%以上,並完成設備升級與優化。
在地連結
媒合青年與地方職人合作案不少於10件,促進跨世代對話與知識傳承。
媒體曝光
透過社群、自媒體與合作媒體推動超過30則地方創生故事。
資金需求與合作方式
空間設備與改造
企業冠名/設備贊助/共同申請地方創生補助
青年生活支持金
基金會支持/企業CSR專案合作
執行與營運成本
合作企業共同推動/專案協辦單位
商轉項目投資
特定項目投資/企業策略夥伴/房產投資
行銷推廣與紀錄
媒體合作/品牌聯名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