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image
享魚路Logo,金山美食,魚路古道,金山景點,金山住宿,磺港
享魚路Logo,金山美食,魚路古道,金山景點,金山住宿,磺港

浪金山 Wave In Jinshan

  • 首頁
  • 青年共生計畫 
    • 了解計畫
    • 共生夥伴
    • 地方深耕與行動典範
    • 企業贊助與合作方案
  • 地方品牌 
    • 享魚路|海味創意定食
    • 浪聚|不只是餐酒館
    • 浪集|Podcast
    • 浪居|藝文共居空間
  • 顧問服務 
    • 地方設計 × 地方編輯|工作坊服務
    • 蔡文培聊創生|地方設計顧問
  • 文章故事 
    • 所有文章
    • 2024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 2024 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
    • 媒體報導
    • 文化振興
    • 創生觀點
    • 行動錦集
    • 生態餐桌
    • 生活文章
  • …  
    • 首頁
    • 青年共生計畫 
      • 了解計畫
      • 共生夥伴
      • 地方深耕與行動典範
      • 企業贊助與合作方案
    • 地方品牌 
      • 享魚路|海味創意定食
      • 浪聚|不只是餐酒館
      • 浪集|Podcast
      • 浪居|藝文共居空間
    • 顧問服務 
      • 地方設計 × 地方編輯|工作坊服務
      • 蔡文培聊創生|地方設計顧問
    • 文章故事 
      • 所有文章
      • 2024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 2024 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
      • 媒體報導
      • 文化振興
      • 創生觀點
      • 行動錦集
      • 生態餐桌
      • 生活文章
登入/註冊會員
享魚路Logo,金山美食,魚路古道,金山景點,金山住宿,磺港
享魚路Logo,金山美食,魚路古道,金山景點,金山住宿,磺港

浪金山 Wave In Jinshan

  • 首頁
  • 青年共生計畫 
    • 了解計畫
    • 共生夥伴
    • 地方深耕與行動典範
    • 企業贊助與合作方案
  • 地方品牌 
    • 享魚路|海味創意定食
    • 浪聚|不只是餐酒館
    • 浪集|Podcast
    • 浪居|藝文共居空間
  • 顧問服務 
    • 地方設計 × 地方編輯|工作坊服務
    • 蔡文培聊創生|地方設計顧問
  • 文章故事 
    • 所有文章
    • 2024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 2024 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
    • 媒體報導
    • 文化振興
    • 創生觀點
    • 行動錦集
    • 生態餐桌
    • 生活文章
  • …  
    • 首頁
    • 青年共生計畫 
      • 了解計畫
      • 共生夥伴
      • 地方深耕與行動典範
      • 企業贊助與合作方案
    • 地方品牌 
      • 享魚路|海味創意定食
      • 浪聚|不只是餐酒館
      • 浪集|Podcast
      • 浪居|藝文共居空間
    • 顧問服務 
      • 地方設計 × 地方編輯|工作坊服務
      • 蔡文培聊創生|地方設計顧問
    • 文章故事 
      • 所有文章
      • 2024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 2024 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
      • 媒體報導
      • 文化振興
      • 創生觀點
      • 行動錦集
      • 生態餐桌
      • 生活文章
登入/註冊會員
享魚路Logo,金山美食,魚路古道,金山景點,金山住宿,磺港
返回
與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對談|朱銘美術館|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與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對談|朱銘美術館|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2024年,浪金山於北海岸藝術節受邀參與與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的論壇對談,並以「水漫金山災後重振,與以人才發展為本的韌性地方」為主題發表分享。這場論壇集結北海岸各地地方團隊與參展藝術家,是藝術節期間最具深度的對話場域之一。

浪金山分享了自2024年10月山坨兒颱風後啟動的「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經驗,如何在資源極少的狀態下,由社區內部啟動行動,並逐步建立起多方支持與實踐信任的災後網絡。透過這次對談,浪金山也將地方團隊對於「人才」、「價值創造」與「共創關係」的反思,與山崎亮老師過去推動社區營造的理念進行對話。

論壇後,山崎老師親自拜訪浪金山空間,並與團隊分享其對台日地方團隊生態的觀察、資源運用的思維,以及永續經營的提醒,讓浪金山獲得難得的精神支持與策略啟發。
更多詳情

 ✦ 內容亮點

  •  浪金山為論壇現場唯一分享災後地方行動經驗的青年團隊代表。
  • 分享內容涵蓋災後應變策略、民間協力機制、青年與在地合作模式。
  • 活動後與山崎亮老師私下進行1.5小時深度交流,討論地方非絕對性價值建構、人才支持機制等議題。
  • 山崎老師公開回饋浪金山行動與理念,並提供未來發展建議。
  • 此為浪金山首次正式於國際級地方創生領袖論壇中分享經驗,拓展對話圈層與能見度。
✦ 執行分享

這場論壇對浪金山而言,不僅是向外分享的機會,更是一次深刻的「對內整理」與「對外對話」。面對來自國際的社造領袖,我們必須思考:金山的災後行動不只是努力的結果,更是地方哲學的體現。

在發表中,蔡文培特別以「我們從來沒有離地方夠近,但我們會持續靠近」這句話作為開場,帶出浪金山在實踐中的不安與探索。這場對談,也讓浪金山意識到,地方行動的價值不在於成果,而在於過程中是否讓更多人感受到「自己是地方的一部分」。

山崎老師在會後與浪金山交流時提到:「地方推動者要設法降低對絕對性需求的依賴,用最小資源做出最大價值,而這樣的價值,是來自非絕對性的共感與創意。」這句話成為浪金山策略轉型的關鍵靈感。

➠ 了解更多專案內容

Powered By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