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Categories - 浪金山 Wave In Jinshan|官方網站
April 28, 2025 ·
《金山 “食” 帖》|里山十帖、《自遊人》---岩佐十良社長 飲食對於人,不管在地方還是城市都至關重要。 在四月份的北海創生論壇中談到「食」,日本知名飯店「里山十帖」創辦人 岩佐...
April 26, 2025
我們很開心地向大家介紹—— 享魚路的新廚師夥伴 Andy! 25歲的 Andy,年紀輕輕,卻有著跨越台灣與日本、從米其林餐廳到生態農場的豐富經驗。 他曾多次獲得餐飲競賽獎項肯定,也曾在多家米...
April 26, 2025
沿著北海岸蜿蜒而行,來到金山的磺港漁村,這裡被譽為金山最美的社區。沒有過度開發的觀光喧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緩慢、純樸的生活節奏,讓人一踏入便忍不住放慢呼吸,細細感受海風與土地的溫度。 ...
April 26, 2025
在北海岸的金山,有一條靜靜訴說著百年歷史的道路,那便是魚路古道。這條曾經連結磺港漁村與台北大稻埕的重要路徑,不僅承載著漁獲、白土礦、硫磺與茶葉的流通,更見證了地方產業與人們生活的興衰更替。...
#北海創生論壇 #里山十帖 #自遊人 #岩佐十良 「泡麵、牛丼是我最常吃的東西,我就住在東京這狹小的辦公室裡,這就是我的生活」,《 #自遊人 》雜誌總編輯岩佐十良社長笑著說,對於一本提倡美...
浪金山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參訪團!共有80位來自台灣大學地理系的學生,分為三條專題路線,深入探索北海岸的豐富面貌,並分別與三位領路人一同實地感受北海岸的豐富面貌與獨特性。 ...
April 14, 2025 ·
地方的解答,在於外部能量的導入與整合? 地方的發展,是否只能仰賴地方內部的力量?這幾年,浪金山在北海岸的實踐經驗,讓我們越來越確信,地方的問題,往往不是地方內部單獨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外部能...
吃進肚子的海鮮,從一份被用心捕撈、養殖,到堅持選貨、精心加工與料理,最後被我們吃下肚,永續不應該只是口號,永續海鮮也不只是概念,而是源自多個角色,在不同崗位的貢獻,以及每一個人進一步的認知還有選...
享魚路座落魚路古道起點,依著大榕樹的磺港漁村老屋,經過翻修,透過深耕金山的青年夥伴,以在地農漁產餐食饗宴。享魚路,不只復育,也持續創新魚路古道在過往400多年來,串連起北海岸與台北士林、天母、大...
不只是金山的北海岸聚落 這本刊物,匯聚一小部分在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北海岸 地區的夥伴,希望提供來北海岸的您,一個能認識在風土中耕耘 的人們,以及不同面向人文風情的平台。 金山...
March 13, 2025 ·
以下內容節錄自:浪金山創辦人蔡文培:永續關鍵下一步,解答在青年 發布日期:2023年8月11日 作者: 倡議家 文章圖文版權,屬來源網站所有。 蔡文培成立「浪金山」品牌,連結產地與觀光、與在...
韵婷與坤霖過去是大學同學,2019年在 日本中之条雙年展 首度合作,這次創作將延續在日本合作的創作概念,關注於環境聲音與移動路徑的交融,並藉由藝術的形式來探索金山這片土地的獨特性。 韵婷的創作和...
March 8, 2025 ·
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藝術家李珮瑜,透過她的創作《公共溫泉私領域》,帶領我們探索身體與空間之間的微妙界線,以及公共溫泉的特殊文化與故事。其創作概念源於她對金山溫泉文化的深入觀察與參與,在創作過程中,...
March 8, 2025 ·
本集節目將介紹當代藝術家 姚瑞中,及其攝影系列《地獄空之八仙過海到龍宮》及錄像作品《魔地佛》。姚瑞中老師是臺灣拍攝巨大神像與廢墟研究的先驅人物,專長於攝影與繪畫,走訪全台設有地獄場景的宮廟、探究...
March 8, 2025 ·
本集將為大家深入了解 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濱線測繪 Walking The Shoreline》的策展理念與實踐過程,特別邀請兩位策展人劉俊蘭老師和游崴老師,探討本次藝術季背後的構思與...
當藝術家帶著他們的視角進入地方,並非強加於當地,而是與當地居民、自然景觀進行對話,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朱銘美術館成立於北海岸的這片土地,在過去20多年來「一腳紮根地方,一腳深耕藝術」,...
March 7, 2025 ·
藝術家劉子平以「藍曬」技術來進行創作,這是一種十九世紀由英國爵士發現的感光技術,最初主要用來記錄植物形象。透過藍曬技術,劉子平延續了植物學與攝影之間的關聯,更在作品中融入對生態、文化與殖民歷史的...
March 2, 2025 ·
本集邀請到聲音藝術家李慈湄,帶我們深入聊聊她對於「尋根」與「個人脈絡」的深層思考。透過慈湄的創作,走進巴賽族歷史脈絡,並跟著她的腳步,從創作中挖掘家族故事,以及她對土地的深厚連結。 李慈湄,身為...
February 20, 2025 ·
本次北海岸藝術季,邀請到長期至田野間採集野地素材,結合人聲、物件聲響裝置與電子合成音的聲音藝術家——鄭琬蒨。 琬蒨從4歲開始學習古典音樂,而後逐漸轉向聲音藝術領域,透過聲音探索,打破傳統音樂教育...
February 20, 2025 ·
巴賽語自西荷時代,曾因巴賽族的善航海與交易,叱詫了從東北角到花蓮沿岸的社頭,後來被宣判為死語,在史料中留下的資料不多。 李慈湄將曾被採集的巴賽語音韻,化為當代實驗電子音樂的聲音裝置,使聽者可以感...
Powered By
